学院简介
  • 作者:
  • 编辑:谈华雄
  •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0日
  • 点击数:

智能制造学院是由原机电与质量技术工程学院拆分成立的二级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始于邕江大学的工业系,几经专业优化整合,依托学校机电与先进制造专业群发展壮大,持续不断为广西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有本科专业5个,在校学生2307人,已毕业学生1419人。

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围绕“智能制造”大方向进行专业规划与建设。目前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南宁学院最早一批本科专业,目前已建设成为广西一流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区工业新发展的机械设计类技术人才;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在工业信息化高速发展背景下由“电气”、“机械”、“控制”等多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专业,是未来肩负着学院新工科发展使命的重点学科。2021年,我校获批准成为广西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作为“电子信息”硕士点建设的牵头单位,学院将根据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全力以赴扎实开展基础性工作,掀起学科建设新热潮。

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博士8人,高级职称28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2%。学院在教学科研上成绩突出。近年来,获自治区一流专业1个,自治区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自治区一流课程1门;全国青年教师电气专业授课竞赛三等奖2人;发表高水平论文38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2项。

学院教学资源齐全,拥有多个专业特色鲜明的教学实验室,面积共73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00万元,可满足学生完成学业的需求和个性化发展的愿望。2019年由南宁国资委与南宁学院共同出资建设的“智能制造研创中心”,是一个涵盖电气、机械、控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融教学、科研、生产、社会培训为一体的多学科多功能综合平台;2020年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开放实验室”已成为面向全校开放的第二课堂实践基地;在建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电机仿真与控制实验室”、“机械特种加工实验室”等将为广大师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动提供高水平的环境条件。

学院贯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应用能力输出为目标,构建并实施基于工程认证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四导”工作法,倡导科学、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培育并形成学院的特色文化。学院与广州高铁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北斗天宇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学生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有“灯不灭的电子协会”、“转不停的机械协会”、“高大上机器人协会”等学生社团,通过“教学相长”、“朋辈教育”的运行模式,为学生提升自己开辟了有益的第二课堂;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义务维修电器等等方式,把能力培养延伸到课外。据统计,学院学生在近五年中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加“互联网+”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机器人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类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54项,区级奖项187项。毕业生就业优良,多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连续多年获学校就业先进集体一等奖。

智能制造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秉承学校“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坚持“以质量谋求发展,用创新彰显特色”的道路,以崭新的面貌开“智”赋“能”,益“智”释“能”,开拓进取,凝心聚力,追求卓越,全面开启建设“智能”教育事业新征程。(数据截止至2023年5月)